计算机、通信、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趋势,对连接器的精密程度提出更高要求,即更窄、更薄、更省空间。针对电子产品的轻薄化特点,由于主板空间有限,要求连接器的宽度和厚度进一步减小。国内连接器制造商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,不过整体技术水平仍然落后,标准、基础材料等方面也受限于人。通过一定的热成型工艺、模具结构类型,卡座、USB、SD卡的连接器产品的制造也具备一定优势。铜铸连接器产品,采用压铸方法的制造工艺也得到改进和提升。
但这仅仅是制造优势,在制定标准方面的缺席始终令国内连接器产业处于被动地拉。例如手机接入插头的类型,由于缺乏自己的标准,我们只能跟随国外的标准。只有制定并执行自己的标准时,才能在市场中化被动为主动,而这又是与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品性能分不开的。一些用于航空、军工领域的高质量连接器研发制造存在基础材料落后的劣势。
薄弱的产业链一直是国内电子研发与制造的掣肘,从设计、测试到制造设备都需要同步更新。在如今的微型化趋势下,即使国内IC能够实现设计,但相应的管壳、测试座等可能缺乏配套。高精的制造设备也没有,模具的精细度,制造的平稳度还不足。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、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趋势、全球制造的聚集加剧连接器市场竞争等,这些市场变化因素无不影响着连接器厂商、分销商的抉择。
对于制造商而言,承接国外产能转移,加强产能建设,提升业绩增加赢收的同时,尽快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,加强研发投入,掌握核心技术,开发自主产品,积极切入消费电子产业链。目前有的连接器制造商已经参与到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中,以更有效地发挥连接器的作用。
对于广大分销商而言,应当调整连接器产品经销结构,合理备货,优化库存,紧跟产品更新周期。尽管一直经营国外品牌连接器,但也关注国内厂商的成长,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,也促进他们分销国内连接器产品的兴趣。与此同时,一些技术型分销商也希望通过合理的产品线、踩准产品更新的时间节点,抓住市场需求。而毛陆军坦言,现在竞争的激烈,分销商利润越来越薄,可以考虑转型制造商。不仅是追逐利润,也希望能够为国内电子的研发与制造做好配套工作。
(线束之家——进口连接器求购平台)